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温州都市报》“嫁”给瑜伽
  •   浏览:13353   时间:2009年05月11日

  • (2009年5月8日《温州都市报》小木 蔡榆 报道)

    一名出色的瑜伽教练、一名热爱瑜伽并且几乎把自己“嫁”给瑜伽的人——但是,几年前,她对瑜伽运动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只是抱着无奈之时找一种职业的目的去接触瑜伽。

    虞淑蓉,从无奈到热爱瑜伽运动,这名瑞安女孩,几乎见证了瑜伽运动在温州从不为人所知到成为时尚运动这一过程。

    虞淑蓉是一名经历过大学毕业后求职碰壁、再确定自己人生目标的成功者。对于当前很多依然为工作苦恼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她的故事很有借鉴意义。

    新闻热线:88096679 地址:市区公园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厦308室 邮编:325000QQ:893899711 QQ群号:61496293 邮箱:caogen88096679@sina.com.cn

    一个小镇

    2008年2月底,一批来自中国的瑜伽教练和瑜伽爱好者,踏上了从北京飞往印度新德里的航班。飞机经停上海,在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后,终于在新德里机场降落。

    对于这群人来说,到达新德里就意味着离心目中的瑜伽圣地——瑞什凯诗更近了。在飞机降落的那一刻起,平静的机舱里的气氛顿时换成了兴奋和焦急。虞淑蓉和所有人一样开心,虽然她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朝着窗户张望,也没有欢呼。“印度,终于到了!”虞淑蓉在走出机舱的那一刻,在心里暗暗叫了一声。

    瑜伽圣地瑞什凯诗位于新德里东北200多公里的地方。虞淑蓉他们乘着舒适的火车,又经过了6小时的旅行,终于见到了这个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峡谷、被一条绵延而圣洁的恒河阻隔着的小镇。这里没有都市里的霓虹闪烁,没有旅游景点的刻意僵硬,街上不时走过的是不同肤色、装饰、年纪的人,总能带给虞淑蓉亲切感。因为,到这里来,她并不是旅游,也不是购物,只是为了爱好和理想——瑜伽。

    瑞什凯诗小镇里有数不清的冥想中心、瑜伽中心,随处可见的是有关瑜伽活动的信息。瑜伽课堂更是铺天盖地,无处不在。这里没有游客,只有寻梦者或修行人。一座大铁桥横跨恒河,将小镇连接在一起,恒河两岸没有商铺林立,只有无数的学校、寺庙。在这里,每天不仅有大批的朝圣者来此朝拜,还有许多远方的静修者,部分静修者干脆搬到小镇长住,少则个把月,多则几年、几十年。

    虞淑蓉在瑞什凯诗待了一个多月,直到四月初才不舍地回到温州。“这是我第一次到印度,第一次到瑞什凯诗。在火车上的时候,一路上看到的是印度的贫穷。在瑞什凯诗,依然可以看到衣着破烂的人们,但是他们在精神上看起来很是满足。在瑞什凯诗,我真正领会了什么叫瑜伽圣地,什么叫精神家园。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瑜伽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了。我在作为瑜伽教练向学员讲习的时候,也知道了如何让她们更好地去练习和体会。”

    一则广告

    在前往瑞什凯诗之前,虞淑蓉已经接触瑜伽运动四年多了,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而虞淑蓉刚刚接触瑜伽运动的时候,她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前往瑞什凯诗,在那个时候,即使她站在瑞什凯诗的大铁桥边,也无法体会到这一切。这所有的改变只因为一本杂志。一本虞淑蓉说她几乎从不刻意去看,只是偶尔无聊翻翻的杂志。

    虞淑蓉所说的杂志,是一本很多人都熟悉的情感类杂志。2004年的四五月份的某一天,正处于人生低谷的她呆在姐姐家无聊和郁闷着,身边又找不到其他书,便随手拿起了这本杂志……

    虞淑蓉的郁闷和无奈来自两方面:工作不顺利,身体又生病了。对于那段日子,虞淑蓉觉得有点不堪回首。她第一次感到了人生的迷茫——毕业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恰恰这个时候又生病了,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她只能一个人躲在亲戚家里。

    2003年,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的虞淑蓉,并没有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会计。虞淑蓉说,她天生就对数字不敏感,只是阴差阳错,选择了会计专业。她觉得自己如果从事会计职业,不仅做不出太多的成绩,也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毕业后,她首先在一家电器公司从事文秘工作。文秘一直是虞淑蓉喜欢的职业,可惜的是该公司没过多久就从温州市区搬回瑞安。想留在温州市区的虞淑蓉考虑再三,不得不辞职,尽管她觉得在这家公司干得很开心。后来她又在一家房产公司从事售楼工作,虞淑蓉在“销售”这个自己并不擅长的职业上,做得并不好,前后“折腾”了几个月,只卖出一套房子。最终,她带着无奈离开了房产公司。而恰恰这个时候,她又得了急性肠胃炎。原本对毕业后的生活充满激情和憧憬的虞淑蓉一下子就有点垮了。在亲戚的家里,她天天在想着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办。但是,一想到接连遇到的不顺利,心底的委屈和郁闷就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当我们面对面坐在茶座里,虞淑蓉说到这些往事的时候,只淡淡地笑了笑。“相比于现在大学就业比较困难的时候,我当时的那些挫折也许就不算什么。但是,在那些日子,这一切对我的打击真的很大。觉得自己一下子没了方向,没有希望,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在这个时候,虞淑蓉看到了杂志上有关瑜伽教练培训的广告。“我对那本杂志本来没有多大的兴趣,拿在手里也是随手翻翻,与其说是在看,不如说是在打发时光。我翻到了一则广告,那是一个并不太起眼的广告。在那一刻,我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也许,我会和瑜伽运动发生点什么故事。”

    虞淑蓉一下子从床上起来,打开了电脑,查了有关瑜伽的资料和市场前景。“当瑜伽教练!”虞淑蓉脑子里闪过了这个念头。“在此之前,我在同学的要求下,陪她去练了一次瑜伽。而那次练习,给我留下的记忆却只有浑身酸疼和累的感觉。”

    很快,虞淑蓉只身前往北京,开始了学习瑜伽的过程。

    “嫁”给瑜伽

    北京对于虞淑蓉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因为父母都在北京做生意的缘故,她在这座城市一直待到12岁才回到瑞安。

    再次来到北京,虞淑蓉没有时间去寻找童年的回忆。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干——找一所最好的瑜伽学校。

    前往北京之前,虞淑蓉已经从网上找了好几家瑜伽学校的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她也带着资料一家一家去看,一家一家去比较。虞淑蓉的想法很明确,她已经下定决心去当名瑜伽教练,那她就要找一所最好的学校,学到最真实最好的内容,回到温州当一名最好的瑜伽教练。虽然,她对瑜伽的认识并不像很多人那样因为喜欢才去从事,她是怀着作为一项职业的目的去学习的。

    “从杂志上看到瑜伽教练培训的广告时,我脑子里考虑的都是工作。查有关瑜伽资料时,也是抱着把瑜伽作为一项职业来考虑的,而不是像很多人因为被瑜伽的魅力所吸引。直到成为一名教练后,这一切才慢慢改变,到现在我深深爱上了瑜伽。”虞淑蓉是个很坦诚的人,她觉得虽然最初的想法多少有点功利性,但是这一切并不影响她最终去爱上这项运动,也不影响她对这项运动的执着和热情。

    2004年夏到2005年上半年,她在瑜伽学校学习瑜伽,并实习当教练。虞淑蓉开始真正去理解瑜伽,庆幸自己找对了方向。她一度迷茫的人生和目标也因此开始清晰起来,她觉得自己适合做瑜伽教练,与瑜伽运动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2005年上半年虞淑蓉离开北京,回到了温州。她走出机场的时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离开温州的时候,她怀着忐忑的心情和不确定的感觉,而回来的这一刻,她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心里满是憧憬和希望。

    这种憧憬和希望在她上课中真切地体现了出来。虞淑蓉享受着下课后学员们对她的赞扬和肯定。她喜欢和学员们像老朋友一样去聊天去交流瑜伽体会。学员告诉她他们从瑜伽中得到了快乐,虞淑蓉就觉得开心。她愈加喜欢和热爱瑜伽运动了。

    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她淡忘了在温州市区和瑞安每天奔波的辛劳。

    “那个时候,每天晚上在温州市区上完瑜伽课后,我还要赶到十里亭与人拼车赶回瑞安。第二天,我又要赶到温州市区。虽然很多人为我担心,说这样的生活不仅辛苦也不安心。但是那个时候我却全然没觉得。每天享受着上课的感觉,一节课刚上完,我就期待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再后来,我买了一辆车,来回方便了不少。然后再去回想这几个月的日子,连我自己都无法想象那是怎么过来的。我知道,除了对瑜伽的由衷热爱,我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力气每天奔波在温州市区与瑞安之间。”

    现在,虞淑蓉每天的课程很忙,她在市区几家著名的瑜伽馆都带着课,剩下的时间,她还当私教。每天,她几乎都要忙到晚上九时才能结束。虽然很累,可她觉得很充实。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让更多的人身体更健康,能让更多的人从瑜伽中得到乐趣,能让瑜伽去影响和改变很多人,我觉得已经足够了,再累也值得。”

    忙碌让虞淑蓉“嫁”给了瑜伽,至今在感情生活上还是一片空白。不过,她觉得多少有点遗憾。“我并不排斥感情,但是确实没时间去考虑。每天都在忙,工作之余能做的也就是在家里上网、看书、学习。男朋友?喜欢瑜伽?我还是比较在乎人。他是不是喜欢瑜伽不重要,因为我确信我自己能让他喜欢,只要他支持我的工作,能理解我对瑜伽的热爱就可以了。”


    相关链接: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