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温州都市报》大学生志愿者“统一行动”起来
  • ——我市高校志愿者现状
  •   浏览:12576   时间:2008年03月03日
  • ; ; ; (2008年3月3日《温州都市报》胡正涛 姜瑜 余莞尔 潘文胜 报道)



    ; ; ; 3月5日是《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第一个颁布施行日,也是我省第一个志愿者日,又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依法推进我市志愿者行动,共青团温州市委、温州市志愿者协会将3月5日定为全市统一行动日,号召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关爱志愿者。


      在全市统一行动日即将到来之际,有着庞大志愿者队伍的在温高校的师生们对此有什么看法?我市高校志愿者组织的现状如何?困惑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访了部分在温高校的师生。


      ●大学生志愿者达33000人


      据团市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各高校注册在案的志愿者达33000人,举行的活动也很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注册志愿者就有2000多人,占该院在校生数的三分之一,是市区五马街、三垟湿地、采血车里最活跃的队伍之一。当血库缺血时,这个团队就自发组织集体献血,温职院团委曾被授予温州市献血先进集体,荣获了“温州市无偿献血促进奖”;2005年,该院还建立了温州市首支成分献血志愿队,成了温州市首个成分献血基地。每年“世界水日”,该院志愿者就会出现在三垟湿地、大学城附近的村庄,向村民们宣传防洪抗旱、人水和谐、建设节水型社会等。此外,该院30多名女大学生在去年的母亲节来临之时,成了山根村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最近,他们又围绕奥运和整治温瑞塘河展开志愿活动。


      “加入青年志愿者这个行列并不是爱心的即兴爆发,而是表现承担义务责任的勇气。”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爱心协会会长李长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春节前夕,他在得知大量民工受雪灾影响滞留在温州火车站后,就主动放弃了假期,发动了几名同学与他一起加入了温州慈善总会发起的“关爱滞留民工爱心接力”活动,在年前阴冷的雨天里为民工分发姜汤、饼干、冬衣,帮忙维持秩序。在采访他时,他却很少说自己的事情,反而说起同伴:“在我们协会里,林金萍等一些同学一年多来一直隔三差五地坚持去杨府山敬老院看望和他们结对的老人。我时常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


      ●成长中也有诸多困难


      李长和在当爱心协会会长过程中,也遇到诸多困难。他说作为学生社团,人力、物力都很不充足,在组织活动中经常碰“钉子”,有时要说服许多人作出调整,经费都是会员自己拿出来的。


      据了解,许多志愿者组织开展的活动千篇一律,不仅没有新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温州市大学生绿色论坛委员会主席包邦胜认为,目前的困局主要在于温州高校各个志愿者协会对自己的定位还不是很明确,很多活动都是靠自己的感觉去做,而没有自己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各自为政,缺乏相互间的交流。同时他还认为很多高校志愿者协会不会去选择一些具有可持续的项目去做,以致于做不出有影响的成绩。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足迹”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江力同学则认为,当前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活动时可选择的服务项目还很有限,活动经费也有限,社会上对于青年志愿者的认识有待提高。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也认为氛围的开创确实很重要,她说自己一进入学校就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但是她并没有参加多少活动。她说不是自己不愿意去参加,只是去参加的人很少,怕别人为此非议她,说她没事找事干。广大的大学生对志愿者的角色和志愿者活动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在走访中,一提起志愿者大家就认为是打杂的、捡垃圾的,等等。


      ●实践中探索前进之路


      不过,我市各个高校的青年志愿者们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之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温州市大学生绿色论坛委员会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面向所有在温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它的宗旨就是希望成为各个高校环保协会和志愿者协会交流的平台,其下设有部门专门收集各高校志愿者协会学期工作计划书,希望通过这个举措能够促进资源整合,以实现温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更好地发展。


      刚刚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先进志愿服务站”的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艺家人”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开展活动时注重发挥自身特长,结合专业开展志愿活动。此次获得荣誉的便是“艺家人”在民工子弟小学慈湖分校的特色支教。支教内容包括劳技、创意绘画、写生、书法、设计等,特色支教课程不仅让学生们接触到早期美术基础知识,也让学生们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学会团结合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不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课程安排也在户外进行,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此外,他们平时还联合其他学院,优势互补,利用专业知识开展一系列迎奥运活动。如“美化校园绘奥运福娃”、“奥运亲子签名活动”等,让志愿者们在奉献中学习,在服务中增长才干。


    ; ; ; ;


      ●不断地得到社会认同


      大学生们的志愿行动在付出辛苦汗水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得到社会的认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鹅湖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足迹”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青年志愿们经常与他们一起开展社区环保行动,并为社区内的老人开展服务。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却让社区里的群众感到很温暖,很多时候他们也会加入到队伍里一起工作,感受志愿的力量和乐趣。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团委书记王晓华说,原来每年的3月5日只是一个普通的学雷锋纪念日,对于作为新新人类的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时尚。省、市团委的这些举措与时俱进,在新时期赋予了雷锋精神的新内涵。这次“统一行动”大规模的联动活动,为我市及各在温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好地开展创造了良好氛围,有利于引导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理解并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


      3月,一群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又将活跃在温州的大街小巷,雷锋月活动犹如一曲和谐交响曲将在广场、校园、火车站、敬老院、公交车、建筑工地等地方演奏起来。


       相关链接:http://dsb.66wz.com/html/2008-03/03/content_41297462.htm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