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
《人民网 温州频道》蔡建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说,近日天气突变可能使流感高峰提前来临。病例数急剧增多必然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病例数增加。他几次提到我国个别地区存在对甲流相关死亡病例隐瞒不报的情况,对目前报告的死亡病例数表示怀疑。他甚至说道:“现在全国报告的甲流死亡病例数,我根本不信!”(《中国新闻周刊》11月19日)
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钟南山院士一再对中国的重大问题提出质疑。当年,在抗击非典时,钟院士不顾医疗界的诸多定论,凭借科学判断质疑卫生部门的指导方针,勇敢地站出来纠正疫情防治的方向,为抗击非典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次,钟院士又对个别地区上报的甲流死亡数据表示怀疑。他到底是自信还是哗众取宠?
甲流死亡病例报告究竟有没有问题,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为何中国甲流死亡率远低于国外,只为世界平均水平1/20,难道真的如有的专家所说,中国人有较强的抵抗力,还是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优势、最早使用甲流疫苗等原因?
这样的结论未免有点草率。我国的医疗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人的身体素质并没有比欧美人强健,这样的数据何以让公众信服?
面对甲流,各地区在处理疫情预防和治疗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对一般的流感发热等症状重视程度不一。
就是一个小范围内,也存在处理方式和重视程度的不同。拿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来说,只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门口检查体温,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别的学校门口虽也有外来人员登记、检查体温等类似提示,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摆设。温职院这一措施也是时断时续,有其随意性。
高教园区学生有发热或者类似流感症状一般只是自己买点药吃或者自行处理,没有通报学校的概念,学校也没有加强住宿生的管理。
这些情况普遍存在于各单位各地区,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甲流的蔓延和控制治疗的难度。
除去瞒报还有统计方式不同等原因造成的数据差别,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个体的保护意识。在自身或者周围人出现类似甲流症状时,及时通报,尽早隔离治疗,这样大家的健康才会有保障。国家也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笔者认为,钟南山院士的质疑有无依据姑且不论,仅凭他的敢于直言,我们都该有敬佩之情。年过七旬的钟老本该颐养天年,享天伦之乐,他却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活跃在抗击疾病的第一线。对国家大事、社会民生分外关心,冒着很大的风险,说出事实真相,这点值得所有人学习。
相关链接:http://wz.people.com.cn/GB/139022/1041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