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人工智能学院通讯员 李文静)日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的通知》,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历经三年深耕建设,顺利通过验收,成功获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这是我校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得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后,成功获评的第二支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团队建设成果的认可,更彰显了我校在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劲实力与示范引领作用。
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自2021年获批立项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以来,始终秉持“匠心育人、协同精技、担当奉献”的原则,以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己任,严格对照建设标准和要求,制定覆盖团队建设全过程的制度体系,校企共建“育师平台”,实施专业团队、模块小组和课程小组“三层次”协作攻关,开发模块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自主研发“团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等多个数智平台,全面夯实团队综合实力,开展了系统深入、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为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温职样板”。
通过三年建设,团队创新构建“匠心铸魂、三径共育、帮企适岗”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新范式,实现团队与教师共生共长,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名师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团队成员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教学英才”、省“新时代浙江工匠”、市“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
教材课程建设卓有成效
教师个体教学创新能力、团队内部协作及外部协同能力显著提升。教学改革显成效,荣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立项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27项,发表教研论文26篇。科研成果丰硕,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34项,发表科研论文37篇,其中SCI论文15篇。教材与课程建设成果突出,获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5本、省部级教材10本;认定省部级课程4门,参与“大数据技术”等4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学生全面发展成果突出,获国家奖学金6人、省优秀毕业生14人;学生技能水平持续提升,获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27项、省级49项,职业技能证书通过率超90%;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突显,分别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省级金奖,孵化学生科技创业公司13家,获软件著作权16人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率超98%,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9%以上,助力学校位列《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服务贡献典型学校榜单。
赋能区域发展有力有效
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积极开展社会技能培训、中职教师技能培训、海外技能培训等,累计培训1万余人日,助力学校获评2022年全国高职院校服务典型60强;授权发明专利35件、实用新型7件、软件著作权27件,承担企业技术项目54项,合同金额达1390.56万元。
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深化
构建“1+2+N”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范式,以“中企走出去温职伴随计划”为核心(“1”),实施服务“一带一路”两大工程(“2”)即“丝路学院”境外办学项目、国际留学生项目,推进N项行动计划,向柬埔寨、南非等国输出课程标准及资源包4个,提供海外技术服务2次,开展海外技能培训9次,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并获奖项42项。团队荣获2022年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WFCP)卓越奖,3位成员成为国际项目专家。
团队的建设实践及成果得到广泛关注,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等经验多次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活动、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国际联盟年会等各级各类会议上作交流推广,吸引了国内外近4000人次来访参观调研;承担大数据技术应用、教师教学适应能力提升培训等省培项目,共计培训13220人日;参与国家级、省级中高职教学创新团队培训,辅导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6个团队成功申报省、市级教师创新团队;充分挖掘特色做法和典型案例,相关经验被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省市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